7月2日,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联乡 协作共富”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街道、企业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共同绘制共富蓝图。
麦子妈与藕粉产业:创业与经济带动的新篇章
今日,实践团的同学们走访了麦子妈创业工场和天堂食品企业,参观了企业生产工厂,并围绕企业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行了采访。通过走访,同学们了解到,麦子妈创业工场以“让下厨更简单”为宗旨,通过科技赋能传统饮食文化,引入自动化设备,每日产量达10万份,产品远销国内外多个城市;该工场的运营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就业,并带动了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天堂食品藕粉产业则在传承经典无糖纯藕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发出多种口味,满足市场需求。该企业每年收购莲藕10000余吨,直接带动了当地莲藕种植业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此外,天堂食品积极拓展电商平台销售渠道,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百余个就业岗位。
909蚂蚁共富工坊:农文旅融合,奏响共富乐章
坐落于寿昌镇山峰村高田畈自然村的909蚂蚁共富工坊,是一个集党群服务、旅游集散、研学体验、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蚂蚁共富工坊的运营和未来规划,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工坊负责人项总。项总表示,蚂蚁共富工坊通过农文旅融合的模式,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工坊通过“送岗上门、就近就业”模式,已经帮助许多低收入农户家庭增加了收入。他提出,今后蚂蚁共富工坊将增加更多的农事体验项目和研学课程,与周边精品果蔬园合作延伸农文旅研学产业链。
认真总结研讨,树牢初心使命
在总结研讨会上,实践团成员李超洋带领同学们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了一次集中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反对形式主义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到学习生活的点滴之中。指导老师范芷毓对当天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此次暑期实践的收获,将实践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心得】
园林2404麻艺龄:今日的实践,我们走进建德蚂蚁工坊、天堂藕粉和麦子妈加工厂。在蚂蚁工坊,虽然天气非常热,但是萌宠乐园中可爱的动物还有同学们与动物温馨互动,让我感受到自然教育结合的魅力。天堂藕粉厂内,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碰撞,从优质莲藕筛选,到现代化生产线制作,每袋藕粉都承载着对传统风味的传承与创新。麦子妈加工厂中,标准化生产流程、严格质检环节令人安心,食材严选、工艺讲究,只为还原食物本味。这一趟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见识,更让我对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理解,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探索。
园林2404岑宏熠:建德寿昌镇之行,让我深切感受到乡村产业振兴的活力。走进麦子妈工厂,标准化生产线展现出食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天堂藕粉工厂里,传统工艺与创新技术结合,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蚂蚁共富工坊则用数字化手段连接农户与市场,生动诠释了“共富”的实践路径。从食品加工到电商助农,寿昌镇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既守住了品质与文化,又打开了发展新局。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对本土资源的深挖与时代机遇的把握中。
园林2403谢雅婷:参与建德寿昌镇的三下乡活动,是一场穿梭于产业脉络与自然人文之间的探索之旅,每一步都满是惊喜与收获,让我对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有了真切认知。参观中,同学们积极采访,与麦子妈员工聊产业前景,听天堂食品讲解员谈品牌传承,向蚂蚁工坊负责人问坚守的故事。这些交流,让我从不同视角去理解建德产业发展新路径,那就是借科技拓新局,靠传承与创新谋发展,生态+非遗文旅探索共富路径。通过本次实践,我看到了寿昌古镇在乡村振兴中,以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生态为韵,走出融合发展之路。这激励我更加关注乡村、投身实践,用所学助力更多乡村挖掘特色,绘就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美好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