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是这特殊时期互联网+时代给予师生的特殊关怀,也使“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授课成为了“一线教师”居家办公的主流模式。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和学院开展线上教学的要求,水管教研室的老师们经历着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从2月10日收到学校的通知,根据课程教学特点搜集线上教学资源,组织学习平台软件,修改课程设计和PPT课件,联系授课班级学委,建立QQ、微信课程群,进行课程录制,提前一周和学生测试平台,了解学生的反馈,熟练学生和教师的平台操作,并且做好紧急情况的备选方案,大家群策群力、互帮互助,在第一次直播前,进行了大量的调试和准备,与正常授课相比,每一位老师都花费了更多的心思来保证线上直播的顺利进行。转眼间,线上教学已开展月余,老师们从开始时的一筹莫展到现在在摸索中逐渐适应了新的教学方式,边上课、边备课、边教研,通过深入教研和教学实践,确保了网上教学质量。
朱友聪老师这学期讲授的《水闸》课程是水利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实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核心是要求学生边学边做,教师实时指导,实行过程考核,使学生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线上上课试课准备过程中,全家总动员试听效果,提前与学生进行演练,找出直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次课时,首先结合目前防疫情况,引导同学做好自身防疫工作,保持身心健康。同时结合课程特点,融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内容,向学生讲解了目前浙江省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提高了学生对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和生态水利理念的认识。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提供给实际工程案例,要求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总布置、工程量计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同学们认真思考,在线提交布置的实践作业,较好完成了理实一体教学任务,提升了同学们对水工建筑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了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振宇老师在《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专业课程中,将行业标准和岗位责任引导至第一次课中,结合《守望灯塔》的短视频来展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内容,向学生讲解了做为一名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既让学生了解岗位工作要求,同时将职业德育目标融入学生的第一印象中。通过课后学生写《观后心得》,提高了学生对做为一名新时代水利人的认识,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积极上进及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职业沟通能力,锻炼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约束管理和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马继侠老师这学期讲授的《工程水文与水资源》课程是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马老师充分利用智慧职教云和腾讯直播平台,在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课前云课堂发布任务、QQ群发布课件、提前30分钟进入网站测试在线平台,前中以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导学为课程主线,融入提问、讨论、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用文字回复等互动环节,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在线”。

赵颖辉老师讲授的是2019级水管专业和2018级大禹班的《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经过近一个月的网上授课摸索,老师和同学都在不断的调整,逐步适应。过去的四周,通过视频直播授课、微课视频播放、在线提问、问题抢答、云课堂签到和知识测验等形式,课程得以顺利进行,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授课效果。
张晨辰老师在水利工程19级的《人文素质修养》课程中,采用腾讯课堂直播+云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为了吸引00后们的注意力,上麦、扣1、课间BGM样样主播词汇预习演练,在讲解职业礼仪时,更是变身心灵画手,用稍显笨拙但又蠢萌可爱的绘图形象展现课程要点,学生们理解得更明白、学习得更有趣。

黄霄宇老师在讲授《水环境监测》课程中,相对传统教学模式,在线教学则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授课PPT中巧妙地加入一些身边的环境污染案例以及科普小视频,增加趣味性,有助于同学们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增设一些抢答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授课效果。

水管专业部还组织开展了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会,与会教师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在线教学中摸索中的小经验和教学技巧,网络授课使水管专业部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更加开阔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