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这其中的“一分水”是我省五千六百多万人口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完善水利设施网。当下,正是我省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水利部部署,我省被列为全国水利改革试点省,重点开展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两项改革。为顺利推进全省水利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完成改革目标任务,厅领导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各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合作,创新思维,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全省水利行业主要从事水利职工教育培训机构,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秉承“服务水利、培养人才”的办学理念,以“急需”、“紧缺”为原则,以服务农村水利改革发展大局为目标,求真务实,积极有为,顺应水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积极进行基层水利队伍的能力建设,创新培训模式,为推进我省农村水利改革提供智力保障。
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造员培养,提升农村水利建设能力
根据《关于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强化基层水利服务能力的意见》精神,为加快培育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化解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难题,有关各县(市)积极探索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建管模式,急需打造一支小微型水利工程建造员队伍。我校根据基层单位的需求,主动转变服务模式,积极与地方沟通,下基层开展培训与选拔工作,精心编排培训课程,选派富有相关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组织专家出卷,严格选拔考核标准,并派专人负责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工作。目前已经为淳安、象山等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小微型农村水利建造员的培训800余人次。分别为淳安、象山两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选拔产生了一支121人和85人的乡镇级小微型水利建造员队伍。此举在我省尚属首次。
通过培训选拔,充实了水利建造员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水平,有利于规范管理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我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强化基层技能人才培养,为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服务
为深入开展基层水管体制改革,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管养分离、培育水利工程物业管理市场,向市场买服务。但水利工程管理的专业性强,上岗条件要求高,为进一步加强对养护单位上岗人员的资格和技能的监管,在厅人事处的指导下,我校按照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的要求,强化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2013年开展水利行业特有工种6个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考评工作,评审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技师92人,高级技师45人;组织完成5个工种初、中、高级工的技能鉴定工作,技能鉴定人数达400余人,是近几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根据温州市水利局管养人员上岗资格认定要求,专门赴温州为150位技术工人开展闸门运行工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培训鉴定工作,扩充了我省一线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人员的队伍,提升了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水利工程管理物业化改革。
创新基层水利员培训,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在水利加快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为进一步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我校在每年开办的《全省新任基层水利员业务知识培训班》的基础上,2013年首次与农水局合作开展了《全省首席水利员高级研修班》。为确保培训实效,聘请国内顶级专家进行授课辅导,精心组织培训课程,开展多种授课形式,组织到江苏太仓等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全年参训基层水利员培训近700人次,其中,全省12个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市)的学员占到40%。大部分学员来自基层水利站(所)、流域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机构,还有不少学员来自村级水利(水务)员队伍。对基层水利员的培训有力地推进持证上岗工作的实践,增强了基层水利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新了基层水利员的管理理念,有效地配合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改革。
以防汛防台为目标,加强基层水库巡查员的培养
我省各地小型水库有4000余座,普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文化层次低、专业知识薄弱等缺陷,是我省防汛、抗台工作的“短板”,也是乡镇政府管理的难点之一。但是这些管理人员是小型水库的“守护神”,他们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着其所管理水库的安全。为充实小型水库巡查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水平,我校在省水库管理总站的支持下,深入基层一线,先后到仙居、椒江、临海等地开展小型水库巡查员专题培训,送教上门,针对巡查员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内容通俗易懂,讲课深入浅出,切实有效地使其掌握巡查的基本知识,增强突发应急能力,为我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